11月27日上午10时许,彻夜燃烧了19个小时后,香港新界大埔区的宏福苑大火仍未完全熄灭。
住在距离宏福苑不到五百米的当地居民肖南笙几乎彻夜未眠:“空气中弥漫着浓烟和焦味。”让她感到安慰的是,与数小时前“火焰吞袭几幢大楼”的猛烈态势相比,现在的火势渐渐小了,她站在路口,将镜头对准那几栋正冒着浓烟的建筑,其中的几处窗口仍然跳动着几缕红色的火焰。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消息,宏福苑在26日下午2时51分发生火灾,于下午3时02分将火警升为三级,下午3时34分升为四级,下午6时22分升为五级。
11月27日6时许,香港消防处在记者会上透露,大埔宏福苑五级火灾已造成44人死亡,死亡人数超越1996年嘉利大厦五级火的41名死者,追平1962年长沙湾元州街唐楼大火的44人,成为香港近60年来最严重的火灾之一。
多位受访民众表示,宏福苑在起火前一直在进行外墙施工,楼栋外围搭满竹制脚手架和绿色网布,外立面施工至少进行了一年多时间。据警方调查,宏福苑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警方已经拘捕一工程公司3名涉嫌误杀的男子。
如此严重的火情从未有过
“仿佛进入了世界末日。”26日晚上9时30分许,23岁的香港理工大学陈姓学生走出大埔墟地铁站,看到远处几栋焦黑色的楼宇在大火中燃烧,他闻到空气中的焦糊味道。
这是距离香港宏福苑火灾现场最近的地铁站,彼时,大火已经燃烧了将近7个小时。
2025年11月26日,香港大埔宏福苑发生火灾,火光冲天,浓烟弥漫 图/IC photo
一位受访者告诉新京报记者,起火时,他的一位前同事正在宏福苑一幢大楼的天台上维修水缸:“黑烟很浓,基本什么也看不见,这位前同事只凭记忆一路从天台跑了31层下去,一路上吸了很多浓烟。”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香港教育大学大埔校区在读研究生何女士说,看到白色的、浓密的烟雾从四公里外的居民楼顶升腾起来,她的第一反应是“又起火了”。
何女士说,就在一个多月前,10月18日,香港中环中心地带就曾有一栋因外墙维修引发的大厦火灾。而更近的11月25日,铜锣湾利舞台戏院的广告牌也曾起过火,她记得,当时的火势也是这般“浓烟滚滚”。何女士表示,香港现在正是干燥的季节,出现火情并不罕见:“我身边每一个人都以为,这次会和之前的任何一次火灾一样,很快就被控制住。”
27日凌晨,宏福苑附近路段停满消防车 受访者供图
26日下午4时许,何女士来到大埔最繁华的商圈附近,距离起火点约一公里。“火势没有被控制住,甚至更加严重。”她看到,随风飘出的浓烟由最初的白色转为黄色,又变成灰黑色、深黑色。何女士注意到,起火楼附近约两公里范围内,道路开始实行交通管制,“消防车、救护车都来了,情况比我们的更加严峻。”
一名香港学生告诉新京报记者,26日下午6时许,她在距离起火楼两公里处,看到面对大埔墟车站的五栋居民楼都有不同程度的着火情况,燃烧发出剧烈响声,“外围的绿网基本被烧完,露出原本的楼栋外层,浓烟始终很大。”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消息,下午6时22分,火警升为五级。香港火警分级制度根据火势规模分为一至五级,最高可升级为灾难警报。当火灾现场的火势完全失去控制而且迅速蔓延,以及有大量浓烟、高热、受伤人数增加,明显超过四级火所需的支援时,便可能需要将火警升至五级。
26日晚上8时许,一位香港居民向新京报记者传来现场视频:隔着窗户,楼外是橙黄色的火海,楼栋在剧烈燃烧,“火势依然很大。”
肖南笙家住距离宏福苑不到500米的住宅楼内,她告诉新京报记者,一直到11月27日凌晨1时许,火势未停,但出现渐小趋势,“看起来快要灭了,但一阵风吹来,火又起来了。”此时,起火点已经燃烧了近十个小时。肖南笙注意到,通往宏福苑的道路已经被封锁,警戒线划到了她家楼下,她所在住所前的楼栋已经被疏散,“马路上全是救援的消防、救护和警察。”
肖南笙回忆,这场火灾是从26日下午2时许烧起来的,大约3时她被疏散下楼,看到不远处已经被浓烟覆盖,“八幢楼房已被烧了五幢。”浓烟一直持续到晚间,并且呛得人无法在屋外久待,“下午还是烧外面的棚架,到晚上就是烧屋里头了,里里外外烧了个遍。”
“起初只有一幢建筑着火,感觉只是日常的火灾,后来火烧连环才惊觉严重。”一位住在着火建筑附近的市民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我们的印象中,从来没有火情烧过这么漫长、这么大范围,整个香港都在悲鸣。”何女士说,她也跟身边多位香港本地人交流:“这样严重的火情是从未有过的。”
房屋“全包围”施工状态一年多
据香港中原地产官网,宏福苑位于新界大埔市中心大埔公路,发展商为房委会,于1983年6月开始落成,楼龄已有42年,由8幢楼宇组成,共有1984个单位。
在何女士印象里,宏福苑属于高层老旧小区,八栋楼的楼间距也比较近。此前她就注意到,这个小区正在进行外墙施工,楼栋外围搭满竹制脚手架和绿色网布,“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大埔这边时常会搭起这样的施工建筑。”
“我的表姐家住23楼,没有联系上。”一位曾经住过宏福苑小区宏泰阁楼栋的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小区是老式居民楼,早在今年1月份,房子就已经处于“全包围”的施工状态,她同样也看到了整层楼宇被围起绿色网布和竹制脚手架,“没想到会持续施工这么久。”
在肖南笙的印象中,宏福苑的外立面“全包围”施工至少进行了一年多时间。在她的记忆里,宏福苑和香港普通住宅小区无异,基础设施并不算差:“电梯不难等,电梯分为单数楼层停和双数楼层停,即使从楼梯间走,卫生也保持得不错。”
26日下午三点半,宏福苑已冒起滚滚浓烟。因此前一直在进行外墙施工,楼栋外围搭满竹制脚手架和绿色网布 受访者供图
多位受访者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他们观察到,起火建筑并未有居民求救或有人跳楼求生。上述曾经住过宏福苑小区宏泰阁楼栋的居民表示,这或许是因为小区内房屋的窗户特别小,都不好伸出脑袋。
一位住在着火建筑附近的香港市民告诉新京报记者,起火建筑物是纯住宅区,这几栋建筑在兴建后被出售给低收入人群,房价约为商品房价格的70%,住房如需出售则要向政府补足差价。他还表示,今天的风较前几日要小些,约3级,但近来十分干燥,“这可能是火势蔓延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
“老小区施工,正是容易发生火情的时候。”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金伟良告诉新京报记者,本次火灾的走势是一栋楼起火引发其余房屋建筑连带着火,导致火情进一步扩大,难以短时间扑灭。
他认为,本次火灾有可能是房屋施工引发的建筑内部燃烧,例如电焊施工带来明火,烧至外围防尘绿网、竹制脚手架等助燃物,诱发初步火情。香港地区建筑间距较窄,在干燥气候、风力的作用下,着火点从一处扩散至多处,更是加剧了火情的快速蔓延。
“有些怪异的一点在于,小高层楼宇一般会使用钢制脚手架,因为竹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很少达到如此高度。”竹制脚手架的整体使用费用更低廉,金伟良认为,本次火情蔓延如此迅速,施工时未使用符合标准的防火材料或是原因之一。
“香港地区对房屋建筑的防火要求相对严格,像这样规模的火灾情况,触目惊心,比较罕见。”金伟良指出,火灾的根本原因还需要通过官方的调查来进一步确定。
据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此次火灾令人联想到上月中环干诺道中华懋大厦的三级火灾,当时同样因外墙棚架大面积燃烧造成4人受伤。香港执业安全师学会会长李光昇曾分析,此类火势猛烈蔓延或涉及三个因素:强风助长火势、棚网未使用阻燃物料,以及棚架上堆放杂物。他补充道,棚架起火常见火源包括未熄灭的烟头,或烧焊、打磨时产生的高温火屑,温度可超千摄氏度,极易引燃周围物件。
曾经住在宏福苑宏泰阁楼栋的居民说,房间的窗户都很小 受访者供图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警方和消防部门27日凌晨召开记者会宣布,大埔屋邨宏福苑火灾目前已造成44人遇难,45人受伤。警方已拘捕3名涉嫌误杀的男子。香港警方展开调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警方发现一工程公司负责安装上述相关材料,相信该工程公司负责人严重疏忽,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重大伤亡。警方拘捕的3人为工程公司负责人,包括2名董事、1名工程顾问,年龄介于52岁至68岁。
“现场火情已经基本受控”
据央视新闻消息,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了解火灾救援和人员伤亡等情况,指示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负责人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转达他对遇难人员和殉职的消防员的哀悼、对遇难者家属和受灾人员的慰问,要求中央港澳办、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全力以赴扑灭火灾,想方设法做好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善后安抚等工作,有关部门和地方提供必要援助,努力把火灾伤亡损失降到最低。
香港特区政府已启动应急救援机制,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已成立应急专班,与特区政府密切沟通,全力支持做好救援工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
记者了解到,深圳消防已经做好跨境驰援香港大埔火灾的准备。
大埔区议员李文杰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疏散了超过500名受灾居民,主要是逃出的住户以及刚下班回家的居民。
李文杰称,受灾五栋楼住户约有8000到10000人,老年人占比较多。火灾时楼栋正在做维修工作。目前,消防人员正全力扑救,工作人员正在登记失联和需要救援的人员。
据香港中通社,因应大埔宏福苑火警事故,香港特区政府已开放多个临时庇护中心和跨部门援助站,以安置疏散居民。教育局发言人表示,局方事发后已即时联络大埔区学校校长会及位于宏福苑附近的学校,并派出教育心理学家及大埔区学校发展组人员前往设于大埔富善社区会堂及善楼的临时庇护中心,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适切支援。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已即时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听取保安局和消防处的汇报,并指示各部门全力做好灭火救援救治工作。
今晨7时30分许,肖南笙看到宏福苑的火仍未熄灭 受访者供图
27日凌晨一时许,香港市民林思诺到东昌街社区会堂做志愿者,在这里,他看到了一百多名因宏福苑大火而无家可归的人,他帮忙整理和分发物资。他告诉新京报记者,物资足够,饮用水和食品被成摞运来,但人手有些不足。
27日凌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现场火情已经基本受控。目前首要工作是扑灭火情及救助伤者。
11月27日凌晨,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根据现场初步调查情况分析,本次火灾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目前已经交由香港警方进一步调查。
新京报记者 李冰洁 胡倩
编辑 胡杰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