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7日讯 青春期的孩子,发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自我边界”。如果家长对孩子交友干涉过强,比如跟孩子说“不准和他玩,他是坏孩子”,这样的沟通方式很可能触发“禁果效应”,强行禁止只会让孩子更叛逆,试试“不堵不骂,先疏后导”的方法,先接纳孩子的感受,再解决问题。
配图与本文无关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
第一步:撕掉孩子身上“叛逆”“不听话”的标签,先问“为什么喜欢和他玩。”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你尊重我的选择,而不是否定我”。
第二步:不否定孩子的朋友,但要聊具体的行为。减少说教,不评价朋友这个人,只分析行为带来的影响,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他的某些行为有问题。
第三步: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减少对“坏同伴”的依赖。青春期的孩子依赖“坏同伴”,往往是因为他的需求在家庭中没有被满足。当孩子在家庭中获得足够的认同、情绪支持和成长空间时,对“坏同伴”的依赖自然就会减少。
第四步:用同伴对比替代说教,让孩子看到更多选择。青春期交友的关键,不是让孩子“远离坏孩子”,而是让他学会选择朋友,也能分辨“哪些行为该拒绝”。这种能力需要家长用“理解代替对立”,用“引导代替禁止”慢慢培养起来。
闪电新闻记者 张微 报道
发布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