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抖音账号突然设为私密,同时胖东来宣布起诉网红“柴怼怼”,指控其发布的“低成本玉石获取百倍暴利”“3万元玉石品质劣于同业3千元产品”等视频内容涉嫌捏造事实、诋毁商誉,索赔不低于500万元。这场争议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双方矛盾的焦点不仅在于玉石定价与品质,更折射出玉石行业乱象、网络舆论生态及商业竞争逻辑的复杂交织。
争议核心:玉石暴利指控是否站得住脚?
-
胖东来的玉石经营模式
胖东来作为知名商超,其玉石销售被柴怼怼质疑为“引流工具”,即通过高端玉石吸引特定消费群体。但根据知乎用户提供的行业分析,和田玉市场本身存在定价模糊、证书泛滥、染色造假等乱象(参考回答2)。例如,普通和田玉证书仅需5元即可出具,而权威的NGTC籽料证书检测费高达1500元,市场鱼龙混杂。胖东来若以“明码标价”自证清白,需公开更透明的品质证明(如NGTC检测),否则难以彻底回应公众质疑。 -
柴怼怼的指控动机存疑
用户回答指出,柴怼怼自身直播间销售的“女娲补天和田彩玉”被扒出低价进货、高价售出(参考回答1)。例如,其宣称的“稀有玉石”实为河南石佛寺几十元进货的染色劣质品,售价却高达上万元。这种“贼喊捉贼”的操作,暗示其攻击胖东来可能出于转移视线或流量竞争目的。若柴怼怼无法提供胖东来玉石“百倍暴利”的实证(如进货单据、第三方检测对比),其言论的法律风险将大幅增加。
行业乱象:玉石市场何以成为争议温床?
- 价格体系不透明:和田玉无统一公价,销售依赖“看人下菜碟”,从业者常以话术抬高价格(参考回答2)。胖东来若按传统商超模式标价销售,可能触动了部分依赖信息差牟利的从业者利益。
- 平台监管缺位:抖音等平台对玉石类目审核宽松,导致染色玉、虚假宣传屡禁不止(参考回答3)。柴怼怼账号此前仅被“禁止投稿一个月”,反映出平台对争议内容处理力度不足,间接助长不实信息传播。
胖东来的公关困境与法律博弈
- 创始人账号私密化:舆论压力下的应激反应?
于东来抖音设为私密,可能与诉讼期间避免舆论发酵有关,但也引发公众对其“心虚”的猜测。胖东来需通过法律途径或权威检测报告自证,而非仅依赖情感牌(如“被泼脏水”的人设)。
- 500万索赔的象征意义
高额索赔不仅为震慑造谣者,更是维护品牌声誉的必要手段。若胜诉,可强化胖东来“诚信经营”的公众认知;若柴怼怼反证其言论属实,则可能引发更大信任危机。
深层矛盾:新零售模式与传统玉石生意的冲突
胖东来若将玉石作为标准化商品销售,打破行业“看人定价”潜规则,可能动了部分从业者的奶酪。柴怼怼的抨击实则是传统玉石销售群体对透明化定价模式的反扑。而普通消费者因缺乏专业知识,易被双方言论误导,陷入“该信谁”的困惑。
结语:真相需回归证据与行业规范
此事件本质是一场商业信誉与行业话语权的争夺。胖东来需以透明数据回应暴利指控,柴怼怼则需为言论真实性担责。更重要的是,玉石行业亟需建立价格标准与质检体系,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与消费者保护。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泼脏水”式互撕,让市场回归品质与诚信的竞争。
(本文基于现有公开信息分析,事实细节以司法机关最终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