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启动科创板IPO发行:将成「国产GPU第一股」,以全功能GPU筑基AI时代

国产算力自主发展提速。

据IPO早知道消息,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于11月13日晚间披露招股意向书,宣布正式启动科创板IPO发行,股票代码为“688795”。最新公告显示,其将在11月24日进行申购,之后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这意味着,高端GPU芯片领域即将迎来“国产GPU第一股”,中国在构建自主可控算力体系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成立于2020年的摩尔线程始终专注于全功能GPU的自主研发与设计,是国内高端AI芯片领域极为稀缺的领军企业,其发展路径与国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方向高度同频。基于其完全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摩尔线程实现了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为国产高端AI芯片自主化进程树立了关键技术标杆。

自2021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至今已推出“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四代芯片。2024年,摩尔线程还推出了智能SoC芯片“长江”。其中,“苏堤”“春晓”主要用于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图形加速产品,“曲院”“平湖”主要用于AI智算产品,“长江”主要用于智能SoC产品。

事实上,摩尔线程的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领域核心产品的突破——例如,摩尔线程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摩尔线程MTT S5000产品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计算效率。

此外,摩尔线程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全功能GPU厂商,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兼容性等方面亦具有突出优势。迄今为止,摩尔线程的产品已应用于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消费电子、数字办公、云计算等领域,服务云计算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能源、制造等多个关键行业。

当然,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摩尔线程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5年6月,摩尔线程累计研发投入超过43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达77%以上。持续的投入已转化为丰硕的成果:截至2025年6月,摩尔线程已获得授权专利514项,广泛覆盖处理器架构设计、AI应用、驱动软件设计、GPU算力集群等关键技术领域,为持续推进自主创新夯实基础。

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具身智能等产业浪潮推动下,GPU作为核心算力引擎的需求持续提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9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达到3.62万亿元。其中,中国市场增长尤为迅猛,规模预计将达到1.36万亿元,全球占比将从2024年的15.6%大幅提升至37.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1.1%,市场空间广阔。

据披露,摩尔线程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通过本次上市,摩尔线程将持续加大创新项目研发投入,继续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等战略,助力我国在全球智能计算领域构建产品先进和技术领先优势,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